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单元和人才培养能力的直接体现,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为深刻理解学习此精神,10月28日下午四点,管理教研室开展了第九周的教学例会。本次例会由管理教研室主任苗咏丽老师主持,管理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图一)
此次教学例会主要包括两个环节,第一部分是由苗咏丽老师带领全体管理教研室老师认真阅读,学习了学校下发的有关《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文件。根据文件里有关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内容,老师们给出来自己的理解。根据管理教研室的实际情况,苗咏丽老师提出,要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进行初步的课程建设规划。老师们经过激烈的讨论与分享后,初步给出了一个方案。朱晶晶老师和刘潇老师认为在为期两年四个学期的课程规划时间内,在第一年的两个学期里,需要管理教研室的全体老师整理出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的所有基础教学资料,如教学大纲、教案和教材等;在第二年的第三个学期里,需要对在此期间的过程性考核方法进行确认;第四个学期则需要完成所有习题库,案例分析库等一系列相关资料文献的补充。同时,针对这个初步方案,荆郭霞老师和王琛老师也提出了疑问,针对同一门课程里教师的组成流动性太强这一问题,仍需要后续的特别关注与指导。
例会第二个环节主要是关于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梯队建设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由有经验的讲师教师分享她们的上课经验,鼓励年轻的助教老师们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张娟老师指出,上课前的备课环节格外重要,不光包括PPT的制作与熟练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提前的自我试讲练习。在每次上课前,可以提前试讲给家人听,或者自己面向镜子讲给自己听,在讲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此外,赵晶晶老师指出上课期间一定要注重与学生的课堂互动,当你带动了整个上课气氛,学生的参与度提高,那么这节课的质量就一定不会差。当你的自身能力得到提升后,积极参与教师的评级活动,也就没那么困难。学校鼓励所有的老师都能提升自己的职位职称,不光对自身有利,更是对学校组织的课程建设团队提供更优的人才资源。
经过此次的教学例会,每位老师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行胜于言,相信之后管理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对于课程建设的理解和自身的授课能力及教师梯队建设都会有更上一层楼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