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

教与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与学 > 正文

【管理教研室】花开疫去一起努力,我们都是追梦人——管理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十一次教研室会议

发布时间:2020-05-25阅读数:

春暖花开,复学复课,2020年5月19日,管理教研室全体教师通过腾讯会议召开了本学期第十一次教研室会议。本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苗咏丽老师主持,全体教研室老师参加。会议主要围绕毕业生论文线下辅导工作、复课教学工作计划,复学错峰就餐方案,构建精品课程、新成立教研室老师人员划分工作、淬炼之路讲座开展情况以及喜茶D轮融资案例等几个方面展开学习讨论。

教师战“疫”——云端教与学

在本次教研室例会上,老师们首先进行了线上教学期间经验的分享,任福老师认为谈了教学心得与感受。线上教学不同于日常授课,师生之间无法直观的感受彼此,所以如何保证教学效果就是一个非常重要教学设计点。任福老师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课前会认真学习包括视频资源和文本资源等资源在内的相关教学资源,然后针对自己的课程,结合学院要求和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任福老师整个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温故+知新+测验+总结+反思”这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设计。温故有利于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顾和思考;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的连贯性;新知识学习以后的章节测验可以及时的巩固新知识,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最后,总结课程内容,即时进行课堂回顾与反思,不断取得进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后反馈可以很好的体现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学生在课堂互动群聊过程中对于话题的把握程度,部分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准确的领会到话题的精髓,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也很好判断学生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的把握情况;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检测效果,与课堂话题相比,课后作业更体现学生深度思考能力,课后题任福老师一般会选择较有深度的话题或者是简答论述题,通过答题可以反应出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可以把握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理解的深度;三、就是学生的笔记,在群聊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有的学生会直接把自己的笔记作为答案,这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很好展现,同时也是学以致用的直接体现。


【管理教研室】花开疫去一起努力,我们都是追梦人——管理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十一次教研室会议
案例讲解
EV录屏
(图片)

【管理教研室】花开疫去一起努力,我们都是追梦人——管理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十一次教研室会议
笔记展示(图片)

【管理教研室】花开疫去一起努力,我们都是追梦人——管理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十一次教研室会议
课堂反馈(图片)

【管理教研室】花开疫去一起努力,我们都是追梦人——管理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十一次教研室会议
EV录屏手写板书(图片)

开展“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衔接”主题教研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认真贯彻“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的要求,利用网络教学、社交平台、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创新开展线上教育教学,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线上教学实际效果与预期值尚有差距。复学在即,线上线下教育教学如何衔接?管理学教研室老师开展了以“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衔接”为主题的线上研讨活动。

一、我们要做到统筹好各年级、各专业、各班级、各批次返校学生教学安排,做好开学前后教学衔接工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统筹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仍要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工作,利用直播平台为未能返校学生线上教学做好预案。

二、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们要对正常返校学生要精准分析学情,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做好线上教学向线下教学的平稳过渡和有序恢复。对疫情期间未开展的课程内容环节,要在复学后补足补齐。因疫情防控不能按时返校或尚在隔离期的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做好学业辅导和心理帮扶,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三、我们要高度重视疫情对毕业年级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年级学生的学业指导和毕业论文审核工作。抓好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和质量,对确因疫情不能按时返校的学生,要创造条件使其利用网络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后期撰写、远程答辩等工作,保证学生顺利毕业。

四、为了日后教学工作能够得到更好地开展,太阳集团tcy8722新成立了两个教研室,一个是领导力教研室,另一个是国际商科教研室,管理学教研室全体老师积极响应学院工作部署,展开讨论,大家分析了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方向、研究方向以及近三年所带课程。多维度地对每位老师分析之后,决定将管理学教研室的安艳霞老师、任福老师、樊文婧老师、刘欣欣老师划入领导力教研室,刘帅老师划入国际商科教研室,为我们伟大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苗咏丽老师在会上鼓励每位老师建设精品课程,既是对自己线上教学实践工作的总结,又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错峰上下课——缓解就餐拥堵

管理学教研室老师学习领会了学校有关错峰上下课的文件。学校将学生的上下课时间按照学院和周次进行调整,让学生中午下课有错峰时间,更有利于学生有序就餐,目的就是为减轻就餐拥挤,改善就餐环境,避免在就餐过程中出现不安全因素,从而进一步保障学生的安全。学生食堂的供餐压力主要集中在11时50到12时20分这半小时的时间段里,因为学生相对集中在这个时间段用餐,而学校食堂的容量有限,因此造成拥挤。为避免拥堵,学校决定微调教学作息时间,错峰供餐,分三个时间段下课,一部分11时30分下课,另一部分11时40分下课,第三部分11时50分下课。这样,就错开了拥堵的一刻钟高峰期,更有利于学生有序就餐。学校还颁布了《学院领导陪餐制度》,目的就是为了监督学生用餐秩序,及时发现问题,对问题整改落实,保障每一位学生和老师的人身安全。

新国货之光——奶茶界爱马仕

喜茶完成新一轮D轮融资,由高瓴资本和Coatue(蔻图资本)联合领投,投后估值或将超过人民币160亿元。拿到投资的喜茶,就成为目前国内估值最高的茶饮公司了。相比去年C轮融资后的90亿估值,喜茶的估值离翻倍已经不远。融资还发生在餐饮行业受疫情严重影响期间,门店超过三百家的茶饮品牌几乎都损失过亿,且在瑞幸因虚增交易量“暴雷”、市值一夜间蒸发掉48亿美元之后,回头再看喜茶曝出的融资新闻,会感到钱来得格外“珍贵”。

说一下此次为喜茶注资的两家投资机构。一是高瓴资本国内管理资金规模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在消费赛道上偏爱互联网平台,对实体零售投资不多。喜茶之前,高瓴在实体消费领域的典型投资案例是江小白的A+轮、良品铺子的B轮,以及百胜中国的私有化。二是Coatue一家以投资TMT行业为主的美国对冲基金,曾参与滴滴出行、美团、VIPKID等公司的大额融资。

管理学教研室老师将从喜茶崛起的发展路径,奶茶行业的消费陷阱,分析喜茶从一片红海中杀出的商业逻辑,这种逻辑是否能够长久的持续,资本是否深度看好喜茶?

2016年8月,喜茶获得了IDG资本和今日投资何柏全的一亿元投资,并选取上海这个城市为突破口。上海这个点选取的很成功,对于追求生活品质的上海人民来说,排队这件事在上海可以说是一种餐前仪式了,排队和社交平台确实是近年来很多网红店的营销路径。喜茶把饥饿营销、羊群效应和社交货币完美结合,大家会觉得奶茶抢着喝更好喝了。互联网时代其实是一个网红时代,无论是什么,只要被广大网民关注,那他就会成为社交货币,不喝咖啡也得知道瑞幸,不网购也得知道李佳琦,没钱投资也得知道比特币,不然感觉会被社会抛弃。其实喜茶成为网红,不光是因为这些饥饿营销和社交货币的套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价格,至于到底是社交营销让消费者接受高价,还是高价使之成为网红,可能互为因果。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喜茶走的就是高端路线,先是原料上,现泡的茶、鲜奶、奶油、水果、芝士等等,这确实是内地奶茶流行以来没有开拓的市场。

王琛老师认为,光有这些也不足以支撑高价,还得有品牌的塑造,也就是营销了。虽然公司部一再表示,公司连市场部、营销部都没有,只有策划部负责公众号,公众号也没有营销行动,但大家并不认同。喜茶不过是把这些营销费用花在了别处。比如喜茶拥有四百平的大店面,那不仅是给人坐的,更多是给人看的。意思是我与街边二十坪的奶茶店不一样,又比如店面租在商圈一楼,还得在Prada旁边,其实就是品牌标榜,意思是喜茶和Prada一样,是名流必备。

张娟老师认为,喜茶的社交媒体运营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微博、公众号都是全天候在线,除了这个,喜茶邀请自媒体发布视频,利用微博话题和朋友圈传播品牌,走的就是新媒体传播路径,自己的公众号也是专业运营,阅读量基本都是10万+。当然还少不了和各种其他品牌的跨界合作,比如贝玲妃、深圳航空、浦发银行、小黄鸭、百雀羚、可爱多、好利来、欧莱雅等等。其实喜茶跨界联名的品牌,大多是时尚年轻款,这些品牌的目标群体和喜茶的消费群体比较重合,大多为高收入的年轻女性,联名也不光是单纯的品牌曝光,也是借助这些品牌既有的人设进行人设绑定。

朱晶晶老师认为,喜茶可以说是在美工上下足了功夫,每一款都特别好看,这就让我们联想到“杜邦定律”,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来选购商品的。其实中国也一样,大家都是颜控,喜茶的颜值就赢了一半,长得好看又高端,再高的价格也有人买单,所以喜茶的高价也就顺理成章了。然后无论是高价、环境还是周边,喜茶也被媒体拿来跟星巴克对标,喜茶就是想走星巴克路线,星巴克讲的咖啡文化,喜茶想做的则是中国茶文化,但是星巴克能够代表美国咖啡文化,喜茶能代表中国茶文化吗?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给喜茶打上茶文化的标签,实在是有些勉强。

刘欣欣老师认为,喜茶被看成奶茶界的Prada,喜茶的定位绝对是奢侈品,但是奶茶始终是快销品,奢侈品带来的满足感会随着社交货币属性降低而递减,最终回归其使用价值,要论使用价值,喜茶就确实有些贵了。疫情发生后,喜茶涨价了,2元的涨幅,对于近30元的定价来说并不算多,但却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这个信号对于喜茶来讲是不利的。首先消费者不满代表喜茶逐渐逐渐向其使用价值回归,消费者不再是当初愿意花80元买黄牛茶的人了,而更重要的是喜茶涨价释放的信号,喜茶虽然跟瑞幸的打折模式完全不一样,几乎不打折,所以毛利率很高,也就是除去增值税的影响后,单杯售价远高于单杯成本,至少不会像瑞幸一样,卖一杯亏一杯,但喜茶在推广、联名、租金、研发、周边产品的支出比较高,就是维持销量和打造品牌的支出花掉了大部分挣到手的钱。一旦产生竞争劣势、消费降级、口碑丢失、核心消费者丧失黏性,喜茶的经营就会陷入困境,而这种风险在网红快销品领域非常普遍,尤其是缺少竞争壁垒的奶茶领域,从喜茶最近的法律诉讼来看,基本上90%都是商标诉讼,商标也是奶茶公司价值最高的一块资产了。

这几年,随着各种网红奶茶品牌的兴起,抄袭、山寨、知名品牌之间的产品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虽然喜茶也在尝试着与上游合作,加强供应链和信息化管理,也通过喜小茶向平价茶饮延伸,扩展低消费群体市场,但说到底,高昂的人力成本,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同时依赖销量和价格的盈利来源,喜茶更多赚的是辛苦钱,饥饿营销终究是成名之道,而不是持久之计,联名越来越普遍,消费者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大众对于喜茶的认知,从朋友圈变到自己嘴边,店前永远在排队的盛况也大不如前,可能只剩下故意营造供不应求的批次取钱,喜茶的走红是让大众对这个品牌充满好奇和新鲜感,但光靠新鲜感,不可能让一个品牌持续发展,但营销终究只是手段,而不是本质,网红也终会被下一代网红所取代。

【管理教研室】花开疫去一起努力,我们都是追梦人——管理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十一次教研室会议
喜茶融资和规模扩张相关(图片)

【管理教研室】花开疫去一起努力,我们都是追梦人——管理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十一次教研室会议
喜茶全年门店毛利(图片)

【管理教研室】花开疫去一起努力,我们都是追梦人——管理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十一次教研室会议
喜茶
90亿和160亿估值在合理范围内(图片)

(作者:管理教研室供稿) 编辑:cui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