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云”集、法学“壹”课、助力“法”人、战“疫”学习,4月30日晚19:00—20:30,公共管理教研室部分老师在谢晓军老师的组织下参与学习了人大名师汇聚“法学第壹课”系列公益直播第3讲,本期以“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第一课:原理、体系与方法”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林嘉主讲,从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理、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体系、疫情中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制度应对以及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方法论四个方面展开。

内容体系
首先,林教授就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内涵、属性、特征和法律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并重点强调了劳动法的社会法品格,指出劳动法虽发端于民法,但其又超越民法,通过立法确定劳动权利义务基准并求助于团体力量以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力量的均衡,是对民法调整劳动关系功能不足的一种弥补;而社会保障法旨在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并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具有公平性、强制性、社会性和互助性,亦属于社会法范畴。紧接着,林教授通过两个结构图清晰地展示了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律体系,能够帮助学习者一目了然地从整体上把握其结构框架。
其次,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林教授从实际出发,结合本次战“疫”实践,从多个现实问题出发,结合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并及时落实的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深度剖析了疫情中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对相关问题的应对与解决,真正实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比如,疫情期间企业能否解雇员工?疫情期间劳动者的工资该如何支付?企业如面临的困难该如何解决?企业如果不录用湖北籍员工是否涉及就业歧视?工作期间感染了新冠病毒能否认定为工伤?患新冠肺炎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如何支付?
最后,林教授就如何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进行了简要的指导,告诉学习者一方面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视野,从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要遵循学科的特点及规律,把握与平衡劳动法的刚性与弹性、稳定性与变动性。

学习笔记
一个半小时的学习是短暂的,但公管教研室参与学习的老师们却收货颇丰,满满的学习笔记既体现了老师们认真的学习态度,又让老师们深深感受到自己知识的欠缺与匮乏。对教师们而言,本次公益直播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极好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的学习机会,各位老师表示会进一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聆听学习优质网络资源,从多个方面充实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