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阶段性总结本次大规模、长时间线上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4月1日,公管教研室在2号教学楼503召开了线下教学研讨会。研讨会由公管教研室主任谢晓军老师主持。
在本次研讨会上,老师们首先进行了线上教学模式与经验分享。大家从教学软件及平台的选择与使用、课前预习、课堂考勤、课堂教学、线上互动方案、课后数据使用等方面分享了实践经验与实用方法,依据线上教学优缺点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大家针对老师的分享内容以及线上教学开展以来的共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线上教学研讨会
谢晓军老师指出,当前的线上教学与平时课堂教学相比,学习环境变了,组织方式变了,教学关系变了,管理方式变了,技术方式变了。所以,我们不能照搬常态教学的方式,必须让技术成为教学改革的利器,利用技术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
焦晶老师提到,经过几周的线上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已经适应新的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有其缺陷,比如不能实时了解学生状态,录制课程讲授过程不能根据学生接受情况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等,但也有其优势,比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反复听讲,而且部分学生听课的专注度提高了。

焦晶老师进行经验分享
赵越老师认为,疫情防控期间,线上上课不仅对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考验。线上教学已开展一段时间,为保证线上上课质量,教师应灵活借助在线平台,合理运用线上资源,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课堂测验与课后作业,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当减轻学生课后学习压力。
谢晓军老师作了总结,她要求全体教师要更新观念、深化研究、加强交流,进一步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完善和制定适合新时代学生以及社会文化特点的线上教学方法,并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作为今后重点工作;最后,她强调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要努力探索和总结线上教学工作新方法与新成效,不断提升我集团线上教学整体应用与研究水平。
通过此次线上教研活动,老师们相互交流经验及好的做法,不仅开拓了老师们的教学思路,为今后线上教学的高质量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确保了线上教育教学有序进行,增强了教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凝聚力。
线上教学经验研讨总结
线上教学要做好过程监督,尤其在学生自主学习期间要做好过程监控工作。我采用布置教学任务,在任务中间穿插活动的方法。限定每项学习任务的完成时间,在完成之后发布活动,如讨论、课堂小测验、选人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对应的任务。有的学习任务较长,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过程中,不定时发送活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临时转移关注点,参与学习活动,避免有的同学只是挂机完成任务点。
——公管教研室 李帅
线上教学充分利用各大网络教学平台,精心挑选适合学生的网络课程资源,从讲授知识的难易度、广度、深度等方面综合权衡,以《公共经济学》为例,主要使用爱课程APP平台上张思峰教授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但其中第三章涉及到外部性理论的讲解比较晦涩难懂,便引导学生学习学堂在线APP平台上马桑教授讲解的此部分内容,既保证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到了知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剂学生的“口味”,增加新鲜感,提升学习兴趣。
——公管教研室 张杏利
经过这段时间的线上教学,我发现三个问题:一是教不完,有些章节课堂时间不够用;二是管不到,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对学生耳提面命,教师鞭长莫及;三是眼睛累,由于没有纸质书,教师备课改作业,学生上课和做作业,全要看屏幕。我认为,可以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一是课程少而精。我认为应该走出“线上学习就是掌握知识”的误区,避免生硬地按照教材进度授课。二是内容少而精。教不完,很大程度是因为教师还是按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学,导致“教”与“学”的整体时间拉长。三是语言少而精。在线学习课堂时间有限,教师的语言要追求简洁,尽量避免口头禅和不必要的重复。
——公管教研室 李玲
线上教学逐步步入常态化,师生也逐渐适应。但是,课堂讨论和提问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课堂积极性有点下降,课堂参与率和活跃程度不如前三周。经过和学生谈话了解到,由于每天在家多门课程学习,又缺少户外活动,有点疲惫。针对此类情形,对教学设计进行了略微调整,每节课增加5分钟的心理疏导,通过视频直播为学生加油打气,以缓解学生长时间学习的疲劳,并增强学生留意生活、表达和互动能力。
——公管教研室 冯娜